心明眼亮正确认识党恩
对于广大党员来说,要正确认识党恩的深刻内涵,做到心明眼亮,端正心态,摆正位置,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用思想自觉激发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
党恩源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恩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是虚无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源于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人从来不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才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让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历久弥新。
党恩体现了党心所系、民心所向。党恩是党员和群众发自内心地对党执政地位的高度认同,对党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对党为民情怀的真诚感激,不带有一丝一毫的强迫和勉强。因此,党恩所系就是民心所向。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无穷的力量,战胜一切因难和风险,永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党恩蕴含了人民对党的期待和鞭策。党恩既不是封建君主居高临下的“恩赐”,也不是佛陀菩萨悲天悯人的“施舍”,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恩之心中既包含了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认可,又蕴含着对党的信任、期待和鞭策。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人民群众越是感激党,我们就越应该敬终如始、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人民群众越是感激党,我们就越应该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不可将人民的感恩之心当成庸政、懒政、怠政的资本,甚至当成邀功摆好追名逐利的砝码,伤害群众感情、损害党的形象。
苦干实干践行“不忘党恩”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不忘党恩”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思想中,更要化为行动自觉,以人民群众对党的真挚感情作为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把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作为最大的政绩,切实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坚持脱贫攻坚奔小康,不落一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坚持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苦干实干,努力克服疫情、洪水和国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普惠性成果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道路上画出最大同心圆。
以钉钉子精神为人民服务,不舍昼夜。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我们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能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终身事业,我们要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交出更好的成绩单。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舍昼夜、传承接续,一天接着一天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唯其如此,人民群众才会始终把党看作是维护其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衷心拥护党,永远爱戴党。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不务虚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也应成为新时代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在群众心中,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党的形象、一举一动都彰显民本情怀。一个冷脸,一副官腔,一次推诿,一回浪费,看似小节,却关大体,都会伤害党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党员干部只有用好作风树起好形象,才能让党在群众中更有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始终成为党的“靠山石”和力量之源,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行曲!《党课》